2025年,北京高考采用“3+3”新高考模式,总分为750分。在这个模式里,第一个“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3门统一高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第二个“3”则是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也就是“学考等级考”,这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不过采用的是等级分计算方式。
统一高考的3门科目。语文和数学满分均为150分,这是大家较为熟悉的。而外语考试具有特色,它提供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供考生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北京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满分50分,其他非英语语种的外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最终外语成绩是取两次听说(听力)考试的最高成绩,再加上其他部分试题的成绩,共同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设置着重考查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也给了学生多次机会去争取更好的成绩。
学考等级考的6选3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科目,考生可依据自身兴趣、学科优势以及未来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这些科目的成绩计算方式与传统考试不同,并非直接看卷面分数,而是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的通知》(京教计〔2018〕21号)的要求进行折算,每科满分100分。这种折算方式综合考量了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让成绩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
2025北京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制,这种制度基于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来计算成绩,而非单纯依据卷面分,能更公平地体现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选考科目的成绩会被划分为A、B、C、D、E五个大等级,每个大等级内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等级,总共21级,每级分差为3分。A等级的学生约占15%,B等级约占35%,C等级约占35%,D等级约占13%,E等级为赋分40分及其以下。下面为大家详细展示简化版的赋分对照表:
等级 | 赋分区间(分) | 百分比范围 |
---|---|---|
A1 | 100 - 97 | 前1% - 2.7% |
A2 | 96 - 94 | 前2.8% - 5.4% |
A3 | 93 - 91 | 前5.5% - 8.5% |
A4 | 90 - 88 | 前8.6% - 12% |
A5 | 87 - 86 | 前12.1% - 15% |
B1 | 85 - 83 | 前15.1% - 26.1% |
B2 | 82 - 80 | 前26.2% - 40.1% |
B3 | 79 - 77 | 前40.2% - 51.2% |
B4 | 76 - 74 | 前51.3% - 62.3% |
B5 | 73 - 71 | 前62.4% - 75% |
C1 | 70 - 68 | 前75.1% - 84.1% |
C2 | 67 - 65 | 前84.2% - 91.2% |
C3 | 64 - 62 | 前91.3% - 96.2% |
C4 | 61 - 59 | 前96.3% - 99.4% |
C5 | 58 - 56 | 前99.5% - 100% 中除 D、E 等级外的考生 |
D1 | 55 - 53 | D等级前 1% - 11% |
D2 | 52 - 50 | D等级前 11.1% - 33% |
D3 | 49 - 47 | D等级前 33.1% - 55% |
D4 | 46 - 44 | D等级前 55.1% - 77% |
D5 | 43 - 41 | D等级前 77.1% - 100% |
E | 40 - 30 | E等级考生 |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即便两名考生选考科目的卷面分数不同,但如果他们在全省排名的百分比处于同一区间,最终的赋分可能相同。例如,考生甲物理卷面分85分,考生乙物理卷面分83分,假设两人排名都在前15.1%-26.1%这个区间,那么他们在等级赋分后,物理成绩都为85分。这也意味着,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仅要努力提升卷面分数,更要关注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情况。